
市政道路的日常保潔是對市政道路的重要保護措施之一。保養方式包括清掃與檢查路面受損情況。大家都是知道道路的干凈衛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尺。我們作為承擔道路施工與養護的專業市政道路保養單位,如何合理配置保潔人力實現高效運營是我們重要考慮的工作內容。今天我們結合平常道路養護管理的工作經驗系統梳理了道路保潔的人員應該怎樣配備才科學合理,成本方面如何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杭州宏壹市政道路養護公司是專業的瀝青道路施工、養護、維修公司,可以為您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道路養護方案。
一、市政道路保養人員的科學配置方法
現代化道路保養和保潔強調“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協作模式。人員數量的確定需綜合考量道路屬性、作業要求、設備條件及區域特點等多個維度。
1. 影響配置的關鍵要素事宜道路的分級管理和與定位為主。根據道路的等級,如:核心主干道、一般路段、社區及背街小巷、內部道路等不同道路種類配備不同的保潔人員對道路經行衛生打掃和道路常規檢查。道路清潔機械(大型洗掃車、吸塵車、高壓沖洗車等)配套的情況:一般是結合人力人員配置的情況有機結合,清潔機械多用于主干道路的清潔和打掃,以高效的道路保潔為主,人工作業多側重于設備無法覆蓋區域的精細處理。徐婭哦注意的是像有些地區的秋冬季要根據道路兩側景觀樹木的落葉情況適量增加保潔崗位或提高作業頻次。
2. 道路養護人員人員配置實用參考
以下為行業常見配置建議,實際執行需結合屬地要求靈活調整。高等級機械化路段(如高架、快速路)以機械作業為主,人工承擔巡檢和應急職責,一般每2公里配置1名流動保潔員。
1、人機協同作業的主次干道建議每5000平方米配備1名到2名的保潔人員配合情節作業車輛經行工作。但是如果是雙向四車道道路需要配備3–4人。
2、不配備機械只配備純人工作業的區域勞動強度較大,建議按照每2-3千平方米左右配置1人的標準為宜。管理崗位的設置按照片區負責制,每個區域設置1-2名管理員,負責日常考勤、質量抽查與協調調度。
二、道路保養和保潔成本構成主要包括人力支出、物資消耗、設備運維及綜合管理費四個板塊,應進行逐項細化測算。
1、人工成本(約占總成本55%–70%)主要包括員工月基本工資、單位繳納的社保及公積金、津貼與加班費、年終獎等福利支出。若單人每月綜合用工成本為6200元,負責5500平方米區域,則每平方米月人工成本約為1.13元。
2. 物料及工具費(約占5%–8%),固定工作支出,如勞動防護用品購置費用、勞動器具損耗支持、清潔用品耗材支出等。
3. 機械設備運行成本(約占20%–30%),大型車輛/設備的折舊或租賃費用; 燃油費、充電費及日常維護保養支出;汽車檢修、保養、保險及意外維修準備金。一臺中型清掃車每日運行成本(含油費、保養、折舊)約為 800元/天。
4. 綜合管理與其他費用(約占8%–12%),主要包括項目管理、調度人員薪資及辦公經費、應交各項稅費、垃圾收集及轉運至處理場費用、企業利潤所得等
三、怎樣才能對道路維護保養的實現降本增效?
市政道路養護公司可以通過提高裝備技術水平提升機械化作業比例,降低長期人力依賴,大家都知道現在人工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建議根據不同道路特點定制不同的保潔和養護方案以及作業流程,實現道路養護的優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加強人員管理,確保工作的人員的勞動積極性,多對人員經行專業化培訓提高其業務技能和工作效率。想要實現降本增效方案有很多,市政道路公司要根據自身人員和生產資料情況經行針對性的優化總結,構建起一套適配自身的高效運營體系。
市政道路保潔工作看似簡單,其實需要科學規劃、精細的管理、專業的人員,只有在人員配置上做到合理高效,才能在成本預算實現將降本增效的目的。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保障道路養護的重要后備力量,也是道路養護企業在市場中獨有的競爭力。



客服1